网站首页 园区简介 园区新闻 园区采摘 园区特产 园区服务 园区规划 园区文化 游园须知
 
园区简介
园区服务
园区新闻 您当前位置:大唐荔园 >> 园区新闻 >> 浏览文章
 

荒地上建“大唐荔园” 产业进村带富周边百姓

荒地上建“大唐荔园” 产业进村带富周边百姓

贫困村民邓学芳闲暇时就来大唐荔园务工,每个月有好几百块钱的收入

  人民网重庆12月16日电 年轻人不愿意回来,年纪大的没什么劳动力,地没人种了,路也没人走了......有段时间,万州区武陵镇下中村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“荒村”。而如今再走进村子,一栋栋农民新居拔地而起,宽阔的村道修到了每家每户,田间地头又种上了经济作物。下中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这样的巨变,得益于产业的引进。2013年,本土居民杨太元返乡创业,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1500亩,开始以汉唐文化为基础,倾力打造大唐荔园,拟建设桂圆、荔枝,枇杷、蜜柚四个果树精品园和精品乡村观光旅游地。

  “1500亩土地,光是流转费用每年都是60多万元。”杨太元介绍,土地流转涉及的大多数都是该村的贫困户,共55户137人。目前,有50余名贫困村民长期在园内务工,每人每天的收入有40-60元,仅务工这一项,就可年增收1万元以上。

  今年45岁的邓学芳正是其中受益者之一。此前,他们两夫妻一直在家务农,收入微薄,大女儿读大学,每年还需靠贷款支撑。2014年,她开始在大唐荔园务工,每月有七八百块的收入。在帮扶对象的介绍下,丈夫也外出在周边区县打工,加上每年土地流转的1000多元钱,他们于2015年成功脱贫摘帽。

  “我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,积极引导贫困户到产业园务工,并组织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方式,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。”万州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程猛介绍,作为下中村的帮扶单位,该局以产业扶贫为抓手,先后为下中村引进2家特色农业企业。通过产业的带动,下中村建卡贫困户109户271人已全部实现脱贫。

  武陵镇党委书记刘厚荣表示,通过引进农业企业,稳步发展桂圆、蜜柚、中药材、花卉等特色产业,武陵镇建立起“一村一品”产业格局,推动了贫困村产业经济发展。今年,武陵镇人均年收入达到12580元,辖区内的5个贫困村也全部实现脱贫摘帽。(王嫚 俞刚)


荒地上建“大唐荔园” 产业进村带富周边百姓


 
版权所有:大唐荔园   地址: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   电话:15696676655